-
算法推薦亂象凸顯 中央網信辦督導抖音、小紅書等平臺優化調整
-
AI復制吉卜力,一場盛大合法的搶劫?
版權焦慮的背后,是一位創作者的畢生心血所形成的個人風格,輕易地被算法吸收、學習,形成一組參數,批量復制,會進一步影響藝術創作的價值。 一些藝術家對其口誅筆伐,也有一些藝術家開始使用AI協助進行創作,有人警惕,有人擁抱,這或許也是歷史進程的必然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
“算法太荒謬” 美財長被曝難忍特朗普關稅政策 打算辭職
-
算法應顧及公共利益
此次抖音官方公布“算法原理”是開了個好頭,但在公布“算法原理”之際仍應持續拿出改進“算法原理”的計劃,讓“算法原理”的目標變得多元,而不只是為了讓用戶更多地把頭埋在手機里使用平臺而已。算法應有防沉迷機制與內容多樣化機制,并持續打擊垃圾信息、假信息與詐騙信息,如此俾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算法原理”的負外部性,讓平臺方更好地承擔社會責任,增進公共利益。 -
57城公共空間體驗榜2024:空間里的松弛感,哪些城市能給你?
什么是自己的活法?這個問題的答案決定著“理想之城”的面貌。 南方周末城市(區域)研究中心連續第五年,試圖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通過近30個量化指標,從生活舒適、市民引力、市民待遇和公共空間體驗四個維度觀察當今中國諸城現狀,找尋城市發展范本。既關注通勤時間的分秒必爭,也關注駐足空間的綠地詩意;既仰望城市天際線的高度,也試圖描摹精神穹頂的弧度。 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袄硐胫恰睆膩聿皇侵挥形ㄒ唤?。 當拋出“公共空間為誰而存在?”這一問題時,答案早已嵌入城市的肌理。城市公共空間從“規模擴張”到“品質躍遷”的進化之路,始終揭示一個核心命題:城市的靈魂,在于能否為每個個體提供呼吸的縫隙。 公園里沉浸式秀場、聽海圖書館的濤聲伴讀、縮短至5分鐘的老年候車時間……這些具體而微的“人性褶皺”,才是城市真正的算法。 無論是AI賦能還是文化浸潤,理想公共空間的終極答案,始終是“讓每個個體在流動的城市中錨定歸屬”。南方周末城市(區域)研究中心推出《57城公共空間體驗榜2024》,尋找中國“優質公共空間之城”。 -
32家銀行搶跑DS落地,如何向客戶解釋黑箱算法?
截至2025年3月15日,總計32家銀行宣布接入DS,其中10家是地處一隅的農商行。技術將消減馬太效應? 智能客服、智能風控和財報數據分析是DS集中賦能銀行的應用場景。銀行網點數字化水平可能超出客戶想象,比如機器人主動識別客戶的情緒。 不可否認的是,DS并未根本上解決人工智能領域長期存在幻覺、信息安全和算法“黑箱”等問題。這對于金融業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在協議中,銀行應向客戶充分說明AI決策的影響因素及申訴渠道,增進客戶對AI決策邏輯的理解。 -
唐克揚:深度求索的設計 | 空間新語
空間所有的算法,是人物事背后的深度組織邏輯,它基于但不等同于造型的數理邏輯,更不等同于建筑工程管理——更重要的是,在真實世界中,你我已經是這種算法算計的對象,甚至我在寫這篇文章的現實契機,也是算法的一部分。從這個角度看,新近的數字革命并非發明了什么不同的智能,僅僅便利了多快好省地引領社會性創新思潮,問題絕不會消失,只是范圍擴大了。 -
最高法副院長賀小榮:把勞動管理算法關進法治“籠子”
2020年到2024年5年間,全國法院共受理新就業形態民事糾紛案件約42萬件。 判斷企業與勞動者之間是否存在勞動關系,仍然必須抓住勞動關系的本質、核心特征,即是否存在支配性勞動管理。 -
06:30
日結大神
康樂村、鷺江村等廣州“制衣村”,被稱為“日結工作圣地”。在這里,工人挑老板,工錢當天結算。江西人陳啟忠在2024年4月的一天,賺了2033元,成為“日結大神”。2025年2月開工季,南方周末記者記錄了這位日結工碌碌一天。 這是視頻報道專題“活法”的第一篇。在“社會算法”之中,聚焦平凡人物的別樣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