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史上首次“行星防御”:“三體”科幻場景成真,未來已來?
宇宙微塵每天都落入大氣層,直徑米級的小天體每年都有十次左右撞擊,而城市大小的、足以造成生物滅絕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概率約為6000萬-7000萬年一次,上次是6500萬年前滅絕恐龍那顆。所以,主要大國的科學家和航天界均已開展了“行星防御”項目的研究。 -
“電推”之力小而持久,助人類揚帆星之大海
“電推”是通過長時間做功,賦予飛船一個微小的、持續的力,產生微小的加速度。根據物理學常識,這種持續的、緩慢的加速,只要積累時間足夠長,也能使物體達到很高速度。 (本文首發于2022年3月3日《南方周末》) -
9個月發射10顆星 北斗三號正創造航天界"中國新速度"
北斗的建設,像一場馬拉松比賽,既考驗耐力又比拼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