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監管總局:徹查湖南郴州奶粉事件 從嚴從重處罰
-
最嚴奶粉監管辦法出臺,將收緊跨境電商渠道
2016年6月8日,備受關注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對外公布,10月1日起正式實施。 -
國務院食安辦披露2.26萬罐冒牌乳粉制假過程: 犯罪嫌疑人購低檔奶粉罐裝進口
案件共涉及2.26萬罐冒牌"雅培"、"貝因美"嬰幼兒配方乳粉,目前的流向涉及到河南鄭州、安徽合肥、江蘇宿遷、湖北武漢四省市。 -
乳粉“配方注冊制”送審稿出爐
送審稿的最大亮點,無疑是將注冊制的適用范圍,從國產乳粉擴大到了進口乳粉。這意味著,逾千品牌的乳粉或面臨淘汰的命運。 -
12批次嬰幼兒奶粉不合格 陜西占9席
2015年7—9月,國家食藥監總局對嬰幼兒配方乳粉開展了國家專項監督抽檢。抽檢國產樣品513批次,檢出不合格樣品12批次,合格率97.7%。抽檢進口樣品120批次,未檢出不合格樣品。 -
嬰幼兒奶粉降價甩貨潮背后
嬰幼兒配方乳粉最嚴新政即將出臺,乳粉小企業紛紛退出關閉倒閉,兩千多個乳粉品牌或將清洗到只剩一兩百個,行業將迎來大品牌的寡頭時代。而被寄予倒逼企業提升奶質厚望的新政其它效果,則仍有待觀察。 -
42批次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合格 多為羊奶粉
食藥監總局指出,檢出不合格樣品的企業都是中小企業,樣品多屬嬰幼兒配方羊奶粉。 -
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三審 劇毒、高毒農藥不得用于瓜果蔬菜
草案新增加和調整部分規定:劇毒、高毒農藥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葉和中草藥材;嬰幼兒配方乳粉配方擬實行注冊管理;保健食品應標明不能代替藥物等等。 -
那些“落榜”的嬰幼兒乳粉企業 真正退出只有一成 乳業洗牌效果不彰
在這場被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譽為“經歷過的最嚴格的考試”中,未通過審查、申請延期和注銷的企業為51家。南方周末發現,并非如現有媒體報道所言,51家“落榜”企業都將被淘汰,真正退出嬰幼兒奶粉行業的企業只有14家,約占行業總數的一成。 -
食藥監總局抽檢11類食品 桶裝水不合格率達11.9%
5月6日,食藥監總局通報了小麥粉等11類食品國家監督抽檢情況,抽檢發現瓶(桶)裝水、果酒、配制醬油不合格率均超過10%。小麥粉、嬰幼兒配方乳粉、煉乳、奶油、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的樣品未發現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