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家銀行搶跑DS落地,如何向客戶解釋黑箱算法?
截至2025年3月15日,總計32家銀行宣布接入DS,其中10家是地處一隅的農商行。技術將消減馬太效應? 智能客服、智能風控和財報數據分析是DS集中賦能銀行的應用場景。銀行網點數字化水平可能超出客戶想象,比如機器人主動識別客戶的情緒。 不可否認的是,DS并未根本上解決人工智能領域長期存在幻覺、信息安全和算法“黑箱”等問題。這對于金融業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在協議中,銀行應向客戶充分說明AI決策的影響因素及申訴渠道,增進客戶對AI決策邏輯的理解。 -
興業銀行魯政委解讀新版《綠色低碳轉型產業指導目錄》
此次《目錄》更新發布后,預計未來我國綠色金融標準也將同步更新修訂,同時,此次更新還新增了低碳轉型相關內容,也將為未來轉型金融標準的出臺奠定基礎。 如果出現產業被調整出《目錄》的情況,應盡快啟動應急方案作為“兜底保障”,降低金融風險并給予相關產業“過渡期”,確保金融機構風險可控以及相關產業的安全平穩發展。 金融支持中小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勢在必行。然而實踐過程中,在中小企業的綠色認定、信息獲取、風險防范等方面仍然面臨著重重挑戰。 -
數據安全榜:誰在盡心傾力守護您的金融隱私?
銀行數據安全榜評價體系中,成效指標獨占30%權重,是單一權重最大的指標維度,且是唯一的定性指標,以充分體現以成果為導向的數據安全榜測評邏輯。對于2023年發生信息安全事件、客戶個人信息泄露和較大IT系統故障等事故的商業銀行,我們通過減分對相關商業銀行進行警示。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發現,排名靠后的壽險機構雖然尚未出現重大信息安全事件,但在內部治理和外部審查方面短板明顯。如,4家被測評機構沒有設置獨立數據安全部門,2家機構沒有開展年度信息安全審計,3家機構的App被指存在侵犯用戶隱私問題,等等。 -
數據安全榜:守護你的數字財富,哪家金融機構的金盾更堅固?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從四個維度設置了八項二級指標,并根據各指標重要性差異分別賦予子項不同權重。 金融機構數據安全榜顯示,工商銀行位列榜首,中國銀行、中國人壽和農業銀行位于第二梯隊。 專利數量方面,國有銀行專利數量普遍高于股份制銀行和保險公司。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平安的相關專利數量共119項僅低于工商銀行的259項。僅此項指標,中國平安位列整個榜單第二名。 -
01:59
十年來,那些從高薪榜單消失的專業
通過整理麥可思2013年至2022年這十年發布的《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發現,應屆本科生畢業半年后平均月收入前十的榜單中,軟件工程專業和網絡工程專業年年在榜。緊隨其后的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和信息工程這三個專業,均上榜9次。 建筑學或許是跌落“神壇”最快的專業,2013年曾高居榜首,次年跌落到第五名,此后就再也沒上榜過。審計、經濟、金融、城市規劃和電子商務是落榜最快的專業,它們僅在2013年上榜一次。法語專業是榜單中唯一一個小語種專業,共計上榜5次,不過在近三年也跌出了前十。 這些數據畢竟是總體性的,從個人角度,還需考慮得更仔細全面。一般而言,各行各業中都是資格越老,薪酬越高。比如,年輕醫生最初畢業幾年工資都不高,年輕律師更是如此,但隨著工齡積累,其收入上升得非???。而計算機、程序員等引領性行業起薪很高,但薪酬在時間上的分布也相對平緩。 其次,是各行業在薪酬結構上的不同。比如制造業,從底層到高層,其工資差異相對平緩。但在金融行業,薪酬結構則非常陡峭,管理層與新員工之間的薪資差別非常大。 縱覽十年高薪專業榜會發現,所謂的冷門與熱門從來都是相對的,起薪的高低也不是永遠一成不變。你認為,未來哪些專業會成為熱門專業呢?來說說吧。 -
馬凱:抓深、抓細、抓實
馬凱關注金融創新服務小微企業。調研中他反復強調,對待小微企業的不良貸款容忍度要進一步提高。在張江的眾人網絡安全技術有限公司,馬凱主動為這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吆喝”:“信息技術安全很重要,你發一下名片,大家都可以來看看?!?/div>誰是宏觀數據的泄密者?
宏觀數據泄密事件頻發,已經讓金融監關部門開始在內部開展信息安全教育。與此同時,跨部門調查已經啟動,為利泄密的利益鏈開始逐漸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