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需8周,運動就能在代謝層面改善健康
在連續運動8周后,大鼠的有氧代謝能力分別提升了18%和16%,其中雄性大鼠的體脂在8周后減少5%,雌性大鼠體脂沒有變化。 -
“人工智能教父”為何反對人工智能:AI會傷害甚至毀滅人類?
現實世界,除AI之外,人類的科學研究正在眾多方面取得越來越多、越來越快的突破:正在研發的“人造子宮”將代替女性自然分娩;Google旗下DeepMind的AlphaFold算法,已破解幾乎人類目前已知的、超過2億種蛋白質結構;日本九州大學林克彥生物學團隊,成功培育出世界上首批完全由雄性小鼠提供遺傳物質的、只有父親沒有母親的小鼠;全球首批由機器人操作人工授精的兩名女嬰誕生,將使試管嬰兒的成本降低70%…… -
奇特的嵌合體造就瘋狂的黃瘋蟻
科學家在黃瘋蟻體內首次發現了一種奇特的遺傳現象,雄性黃瘋蟻竟然是由兩種遺傳背景不同的體細胞組成的嵌合體,其中一部分體細胞攜帶一套基因組,另一些體細胞則攜帶不同的基因組。 -
人類為什么會脫發?
人類面臨的90% 左右的脫發都是雄激素性脫發,而造成這種脫發的原因有兩種,雄性激素和遺傳基因。 -
需要考慮中小學教師隊伍性別比例嗎?
前現代社會認為女性的性格特點和心理特質是一種對教育“有害”的氣質,而后現代社會則抨擊“陽剛之氣”在教育中的作用,這兩種教育理念的本質都是違背教育理念和人性成長規律,希望通過教育者性別角色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人為干預教育過程,“生產”符合自身意識形態標準和社會用途的“人形產品”的行為,無論是古代的“斯巴達戰士”,還是當代的“多元主義者”,本質都是人的非人化——人不再是人,而是某種軍事和政治工具。 -
01:35
網紅兔猻“猻思邈”的一生
10月10日,西寧野生動物園發布訃告稱,中國唯一一只圈養雄性兔猻——“猻思邈”,在進食時因雞肉卡喉,不幸窒息死亡,終年7歲半。兔猻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西寧野生動物園發布訃告稱:“(猻思邈)用自己的一生,讓無數人知道、了解、關注、關心兔猻這一物種,并在我國兔猻人工繁育研究的道路上,立下了不朽的豐碑?!?/div>為什么男人做了父親后會變得溫柔?
研究顯示,大腦中特定的神經激素促成了雄性成為父親后的行為轉變。 (本文首發于2022年9月1日《南方周末》)每日壹圖:奧地利|熊貓來了
來自中國的雄性大熊貓“園園”正式亮相奧地利維也納美泉宮動物園。暴力與愛情
無論是雌性動物還是雄性動物,一個簡單的雌激素分子和它的受體在攻擊和交配行為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且不同的性別存在一定的差異。新研究:雄性大腦更易受自閉癥相關基因缺陷影響
一個會增加自閉癥風險的基因缺陷會損害雄性實驗鼠大腦、干擾其獎賞學習,導致行為異常,但對雌性沒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