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藝復興和獵巫運動為何同時達到高潮?從印刷術在歐洲的應用說起
信息大爆炸也總是伴隨著信息污染的大爆炸,這便是文藝復興和獵巫運動同時高潮的原因。 -
美國高校:巴以沖突的“第二戰場”
高潮出現在4月18日的白天。在《紐約時報》的記錄中,4月18日下午1點半,身穿防暴裝備的紐約市警察進入哥倫比亞大學驅趕抗議學生,逮捕了超過100人,暫無人受傷。 蘇明哲所在的紐約大學于4月22日進入大規??棺h階段,當天是猶太人的逾越節?!跋挛?,有近200人集中在學校門口,支持巴勒斯坦和支持以色列的團體都有,前者人數更多?!? 隨著4月24日美國參議院批準以色列軍援法案,親巴勒斯坦抗議者的反對呼聲再次提高。高??棺h席卷民主黨控制的東西海岸,甚至蔓延至共和黨主導的德克薩斯州。 這場高??棺h浪潮,如同2020年的弗洛伊德事件一樣,正在分裂美國社會,只不過這次撕裂的是阿拉伯群體和猶太群體。 -
期待與遺憾:蒂勒曼和德累斯頓國立管弦樂團音樂會聽后
在樂曲的最后部分,蒂勒曼大幅度的指揮動作讓整個舞臺上的樂手全都嗨了起來,精氣神盡數釋放,把現場的氣氛帶入高潮。 -
三個女王:英國文化的背影
2022年9月19日11時,女王的靈柩移至威斯敏斯特教堂,舉行國葬儀式。 “三個女王分別代表了英國帝國主義的興起、高潮和衰落的時代?!?/div>中元節:從慶豐收到逛夜市、放河燈,主題豐富、熱鬧不陰森
在儒釋道三教互相影響、互相借鑒中,中元節和盂蘭盆會逐漸合二為一,成了集諸多習俗于一體的重要節日。后來唐朝、宋朝、明朝皆以道教為國教,“中元節”也變得越來越盛大。尤其是在經濟繁榮、文化寬松的宋代,中元節更是連放三天假,從宮中到民間都隆重慶賀:普通百姓用鮮花祭祖以告豐收,朝廷則公祭前線陣亡將士。到了晚上祭祀結束,則迎來中元節的高潮——逛夜市和放河燈。馬斯克想悔婚推特,法庭能同意嗎?
伊隆·馬斯克收購推特一波三折的戲劇,正在推向一個大高潮。祝你好運,但沒有高潮也請不必焦慮
南茜的故事落入教科書般的“壓抑—覺醒”的女性話語,她的人物背景設定和轉變都過于典型,讓故事變得像是一個不可信的童話。齋月、逾越節、復活節:巴以沖突在節日中蔓延
今年4月,伊斯蘭教的齋月、猶太教的逾越節(4月中下旬)以及基督教的耶穌受難日(Good Friday,4月15日)、復活節(Easter Sunday,4月17日),罕見地遇到一起,以色列的安全風險,正進一步加劇。 “在節日氛圍中,以色列猶太人的宗教熱情與民族主義情緒,也將到達高潮?!? “基于血緣地緣和歷史的民族認同,以籍阿拉伯人從情感上或者同情巴勒斯坦,但是在法律上屬于以色列公民,認同以色列國家和政府的一切?!边@種跨文化、跨國界的身份認同,一直困擾以籍阿拉伯人。 (本文首發于2022年4月14日《南方周末》)湯加火山爆發斷想:從歷史看,全球變冷、小冰河期才是人類文明的嚴峻挑戰
最近一次的小冰河期始于13世紀,在17世紀達到巔峰,并最終在大約200年前減緩了活動趨勢。小冰河期的高潮階段和中國的明朝重合,甚至有“明朝小冰河期”的說法。而同時期的歐洲也沒能幸免,第一次全歐大戰、世界大戰前身的“三十年戰爭”如火如荼。一切皆模糊,就連為什么高潮也是模糊的丨姜建強讀《第一人稱單數》
村上在這本短篇集里編織了這也不知道,那也不記得的多個故事。他想用這些故事,擊破一個經驗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