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佑楣:為什么要妖魔化三峽工程?
這就是三峽,從工程動議第一天開始,爭議與質疑,從未間斷。這還是三峽,哪怕成功蓄水至175米,哪怕全面實現發電航運等綜合效益目標,仍無法消解公眾對其誘發地震,改變庫區氣候,引發干旱等諸多疑惑。 -
三峽水位論戰
-
三峽175米蓄水
在眾多支持者看來,既然條件具備,水不蓄上去便是白白流走,少蓄一米水,一年便少發兩三億度電。 -
三峽水庫首達最高蓄水位
26日9時許,三峽集團公司董事長曹廣晶在三峽壩頂宣布:“三峽工程試驗性蓄水成功蓄至175米?!痹谧哌^18年的建設歷程后,三峽工程終于首次達到初步設計的正常水位。 -
三峽公司:巫山滑坡與三峽蓄水無關
10月24日19時,三峽水庫水位達到174.8米,正逼近175米最終蓄水位。三峽集團公司預測,蓄水至175米后,2011年度庫區水庫誘發地震活動發生重大變化可能性不太大。 -
“175米”考驗三峽工程
漂浮在滿江垃圾中的監測船猶如擱淺在泥地上的船只模型,醒目的橫幅上“決戰蓄水175米”的字樣提醒著人們,但如果不仔細觀察,沒人會認為那下面是水。 -
【寫真】愚公移民
今年夏季汛期后,三峽工程蓄水至175米水位時,三峽移民將達120多萬人。這相當于一個歐洲中等國家的人口,是此前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伊泰普電站移民的 2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