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資料不難借
按說圖書館不會存在拒絕對讀者提供資料的問題。
責任編輯:史哲 蔡軍劍
回應“文獻資料概不外借”
文中提到,趙妍杰女士在山西省圖書館資料難借“劉大鵬日記手稿”。我感覺,資料難借應該是幾年前的“老黃歷”。圖書館多數書刊都是可借的,對于部分珍貴典藏出于妥善保存的目的不提供外借,但通??梢跃褪议営[并掃描復制的。另外,沈必晟先生自述借閱楊守敬資料遭拒,這里似乎混淆了博物館和圖書館的功能,按說圖書館不會存在拒絕對讀者提供資料的問題。
近年來,圖書館界資源和服務的共享程度越來越高。研究者不僅可以利用一館的文獻,還能通過館際互借獲取外館的文獻資料。我所在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圖書館,剛剛就通過幾個館員之間的互助接力,為一位教授找到了他急需的天津《大公報》1927年4月19日刊載的一篇文章。
編者回應:
感謝李順梅館員的來信,讓我們知道國內圖書館在服務方面的進步;也感謝湖北省圖書館黨委書記賀定安來信,表示愿意為沈必晟先生提供有關楊守敬的文獻服務。
另據山西省圖書館古籍保護中心主任范月珍告知,“藏以致用”一直是山西省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所堅持的方向。劉大鵬《退想齋日記》之所以不能借閱,是因為全書紙張用公文紙或生活廢紙粘連而成,酸化老化嚴重,現正在進行搶救性修復,同時該日記已列入古籍數字化計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