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一綠】為什么什邡今天還在痛
鉬銅項目是否應該重啟,尚未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廣大內陸地區,該如何面對此類大型項目,也應謹慎套用鄰避運動的一般分析框架和決策機制,充分尊重當地的現實情況。叫停項目不是理想的終極解決方案,也不是市民和社會的勝利。
責任編輯:蔣昕捷 何海寧 實習生 李雅娟 楊國要 鐘煜豪
2012年,一個百億投資規模的鉬銅項目,在四川什邡引發群體事件。
這一年,幾乎是中國的“鄰避”年。一系列高舉環境主張的群體事件,使“鄰避運動”成為熱門詞匯。
鄰避運動,指的是居民因擔心建設項目對身體健康等帶來負面影響,從而產生“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心理而采取的抗爭行為。
兩年之后,南方周末記者重訪什邡,看到的是尷尬和困境(詳見2014年10月30日南方周末報道《什邡后遺癥》)。在2014年1-2月,什邡地方財政收入和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均下降近1/4,大型項目被抵制了,城市卻陷入持續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