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銀行業為何“卷”聲載道?丨“金融生態深調研”②

3月末,蘇州制造業貸款在全部貸款中占比19.45%,高于深圳和上海。

“沒想到國有大行也下沉和我們搶生意。一直沉到農村?!?br />
蘇州的銀行業早在10年前已“卷起來”,近年來更是“深卷”。但蘇州銀行業的“卷”,不是惡性競爭或單純價格戰。

蘇州是唯一連續多年堅持披露全市銀行業不良率的地級市,更是唯一曾經把不良率寫進年度政府工作報告的大中型城市。

發自:蘇州

責任編輯:謝艷霞

蘇州實踐為何成為樣本?金融生態深調研”》一經發布,便在政企銀等領域引起高度關注,并引發熱議。蘇州銀行業為何能獨樹一幟?它們究竟經歷了什么?

漫步蘇州街頭,你會發現,即便在手機銀行和網上銀行大行其道的今天,這里的銀行網點依然星羅棋布。

即便不在金雞湖東岸的金融集聚區,而在拙政園周邊1公里范圍老城內,手機地圖上搜到的銀行網點也超過60家。兩公里多的獅山路兩側,大小銀行招牌四十多個,感官上不遜于北上廣深的CBD核心區。尤為特別的是,蘇州上市銀行數量多達4家,與上海相同,僅次于北京。

“在蘇州從事銀行工作真是太卷,太卷了!”這是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調研團隊于2023年4月在蘇州實地調研期間聽到頻次最高的一句話。從規模到利率,從重大專項到普惠小微,從金融科技到風控不良,從流程效率到業務創新……無處不卷,無時不卷。它們“卷”什么?“卷”的結果又是什么? 

”什么?

為深度調研蘇州銀行業現狀,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調研團隊于2023年4月24日組織了一場蘇州金融機構座談會,邀請蘇州本地11家主要銀行負責人參加。出乎意料的是,與會銀行高管們在“卷”字上高度共鳴。一場近4個小時的座談會幾乎變成了“卷談會”。隨后,調研團隊在對銀行一對一深度訪談和走訪中也遇到同樣話題。

一個“卷”字漫溢銀行。卷為何意?卷即競爭。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調研團隊通過分析近10年蘇州銀行業和主要城市各大銀行的信貸數據發現,蘇州銀行業不僅“卷”得早,至少2013年已在全國地級市中率先開始“卷”;近年來更是“卷”得厲害,在增加信貸投放、減費讓利的同時還要把不良控制在極低水平。

蘇州銀行業的“卷”,不是惡性競爭或單純價格戰,而是緊扣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這一核心宗旨,寄望與實體經濟共生共榮。蘇州銀行業無處不“卷”,但主要“卷”在六個方面。

表現1:“卷”規模存貸款規??待R省會城市

存貸款規模指標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活躍度和景氣度的核心指標之一,也是金融業實力、活力的核心指標之一。蘇州存貸款規模有多大?

(梁淑怡/圖)

2023年前3個月,蘇州繼續刷新著自己保持的多項地級市紀錄:2月末,存貸款總額在地級市中率先超過10萬億元;3月末,本外幣存貸款余額首次雙雙突破5萬億元,存貸款總規模同比增長16.42%。這樣的規模和增速,即便與一些省份或省會城市相比,蘇州也不遑多讓。

按2022年末統計數據,蘇州存貸款總額超過了14個?。ㄊ?、區),在全國各主要城市中排名第9,在293個地級市中則遙遙領先。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調研團隊認為,蘇州的存貸款規模與其“最強地級市”和“工業前三強”的經濟地位匹配,足量的金融血脈為蘇州實體經濟保持活力提供動能。

(梁淑怡/圖)

因為業務規模足夠大,國有大行和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幾乎全將其蘇州分行升級為一級分行或按一級分行授權,并對蘇州傾斜信貸資源。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調研團隊統計發現,在蘇州開設分行的中資銀行中,有80%都是一級分行。農行蘇州分行是為數極少的非一級分行之一。該行有關負責人表示,農行總行一直以來把蘇州作為最重要的支持區域之一,在蘇州設立了農銀國際、農銀人壽、單證中心等多家子公司,成立配套差異化政策的科創企業金融服務中心,農行總行在信貸規模、資源配置、各類權限等方面都給予了蘇州分行最充分的授權。

事權、資源及有效的獎懲制度決定了效益。蘇州農行是當地綜合實力排名第一的國有商業銀行。3月末,蘇州農行存貸款總量、存貸款增量等指標均居全市第一。

表現2:“卷”資金使用效率

如果說信貸總體規模大代表區域經濟整體保有實力和活力,存貸比越高則意味著銀行信貸資金使用效率越高,對當地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存貸比指某特定時點上銀行貸款余額和存款余額之比。

蘇州銀行業存貸比是多少呢?2022年3月末,銀行業存貸比為0.96,接近1,超過北上深廣一線城市。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調研團隊還發現,在全國很多地方出現貸款需求不足時,2022年至2023年一季度,蘇州主要銀行機構新增貸款規模超過新增存款規模,一些大型銀行蘇州分行的存貸比甚至超過1,貸款余額超過存款余額。這意味著這些銀行需通過其總行借調資金。

中國建設銀行蘇州分行對公業務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調研時稱,存貸款出現倒掛的原因之一是蘇州本地信貸需求活躍,科創、制造業等貸款投放規模較高。同時,各大銀行總行為保證對蘇州制造業和綠色信貸白名單內的企業授信充足,會提供內部資金轉移價格優惠,進一步支持蘇州產業創新集群建設。

中國工商銀行蘇州分行公司金融部副總經理嚴漢寅也表示,大中型銀行蘇州分行都有總行最優的資金政策,在服務企業方面的前瞻性和主動性也非常積極。

(梁淑怡/圖)

人民銀行蘇州市中心支行的統計數據進一步佐證了這一點。2023年3月末,蘇州存貸款余額較年初分別新增3223.85億元、4896.35億元,存貸款增量均列江蘇省第一,貸款增量更高于存款增量達1672.5億元。

表現3:“卷”制造業貸款占比

加大對制造業尤其是高端制造業貸款投放力度是監管機構近年的導向。2021年,央行進一步對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新增規模提出了專項額度要求。2022年,央行又設立2000億元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支持政策性銀行、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和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為制造業客戶的設備更新改造提供優惠貸款。

蘇州表現如何?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調研團隊通過發放書面問卷、舉行座談會和深度走訪發現,高端制造業是所有銀行傾力支持并為之創新的聚焦方向之一。

中國銀行蘇州分行副行長祁斌表示,該行將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全行的基礎性、戰略性工作推進。截至2022年末,制造業貸款余額、新增規模及增速、占全行各項貸款比重、中長期貸款、信用貸款、貸款新增戶數、貸款利率等各項指標均在系統內名列前茅。

蘇州建行對公業務有關負責人也稱,截至2022年末,該行授信的制造業貸款客戶近1萬戶。蘇州的規上制造業企業中,1/2在建行開戶,1/4在建行有貸款。

人民銀行蘇州市中心支行相關負責人則介紹,近年來,蘇州人行多措并舉推動金融機構加大對制造業的支持服務水平。

(梁淑怡/圖)

至2023年3月末,蘇州制造業貸款余額9802.72億元,同比增長28.7%,規模穩居江蘇全省首位;制造業貸款在全部貸款中占比19.45%,高于深圳和上海。

(梁淑怡/圖)

表現4:“卷”信貸下沉力度

蘇州銀行業只青睞高端制造業嗎?

事實上,并非如此。

研究團隊在調研和座談中發現,下沉市場,甚至一沉到底至村級市場,是蘇州銀行業幾乎共同的舉動,甚至包括國有大行。

蘇州工行2023年一季度普惠貸款新增了84億元,為歷年最大規模;中信銀行蘇州分行則把科創和普惠金融的快速審批額度從1000萬元以下放寬到3000萬元以下;蘇州銀行和招商銀行蘇州分行則均設立了單獨的普惠金融部;作為“土著”,蘇州農商銀行則追求差異化,在本地企業成長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在貸款審批和放款效率上爭先,在滿足工人和農民的金融服務需求上一沉到底。該行有關負責人感嘆,“沒想到國有大行也下沉和我們搶生意。一直沉到農村?!?/p>

從蘇州實踐可以看到,無論是政策性銀行、國有大中型銀行還是本地法人銀行,均在擴大普惠金融服務廣度深度方面做文章,擴大覆蓋面,直接影響蘇州小微企業貸款規模的快速增長和貸款成本的持續下降。

人民銀行蘇州市中心支行的數據顯示,2023年3月末,蘇州普惠小微貸款余額6327.46億元,同比增長29.3%;2022年末,蘇州普惠小微貸款加權平均利率4.71%,比全國低19個基點,同比下降28個基點。

(梁淑怡/圖)

表現5“卷”創新廣速和速度

全國而言,銀行業務高度同質化。蘇州銀行業會有不同嗎?

在蘇州實體經濟尤其是高端制造業不斷創新甚至突破“卡脖子”領域的進程中,蘇州銀行業八仙過海,競賽“創新”。

國家開發銀行擔負著落實國家宏觀戰略的重任。國開行蘇州市分行是國開行系統內首家也是唯一設立在地級市的一級分行。該行有關負責人稱,針對工信部、科技部和國開行總行共同形成的項目清單,該行對補短板、卡脖子領域的蘇州企業提供定向的低成本資金支持;同時,該行還推動央行科技創新再貸款、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等創新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在蘇州首批落地;對蘇州國家重點實驗室項目,如對全國首家民營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江蘇新視界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提供相關支持。

商業銀行也各施新招。蘇州農行利用總行的專項授權,在蘇州試點開展長三角一體化貸款政策。蘇州農行由此能夠跟隨蘇州企業進入蘇北、安徽、浙江等地。目前該試點僅限于長三角地區,未來或將擴展至全國范圍。

蘇州工行則把貸款審批從線下搬到云端,通過云審議、云評估、云會商,匯集全國各地行業專家,對專業性門檻極高的科技企業授信工作進行會審。

蘇州建行主承銷發行了全國首批用途類科創票據和主體類科創票據,支持科創企業獲得債券市場低成本資金。中信銀行蘇州分行充分利用中信集團首批全牌照金控優勢,對蘇州的科創企業及企業家提供“人、家、企、社”(即企業家個人、家族、企業和社會)的全鏈條全方位綜合金融服務。

如果不創新,怎么卷和卷什么呢?那只能是價格戰,而且也無法跟隨和支撐企業的創新步伐。無論是在參與座談會還是在接受深調研時,這是蘇州銀行業人士向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調研團隊提及最多的經驗之談。

銀行創新“內卷”的后果就是企業獲得融資便利。蘇州是全國首批社會信用示范城市,在國家發改委2022年發布的“中國營商環境評價”中,蘇州金融領域獲得的信貸指標排名全國第四,其中“企業融資便利度指標”獲評滿分,排名全國第一。

表現6“卷”貸款質量

“內卷”之后,自身是否受傷呢?

信貸投放的高速增長有時也會伴隨數年后壞賬的暴露。尤其在經濟不振時,較高的信貸投放增速更考驗商業銀行的風控能力。

但蘇州銀行業似乎在創造奇跡。2022年末,蘇州全市銀行業不良率僅0.44%,個別銀行不良率甚至低至0.18%,遠低于主要經濟大市深渝滬京,也長期在江蘇省保持最低。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調研團隊實際檢索全國主要大中城市地方政府信息發布平臺還發現,蘇州是唯一連續多年堅持披露全市銀行業不良率的地級市,也是唯一曾經把不良率寫進年度政府工作報告的大中型城市。

為何“? 

蘇州銀行業為何如此之“卷”?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調研團隊認為,“卷”的原因有三:

一是蘇州內外部大環境使然。外部看,蘇州長期作為中國參與國際產業鏈分工合作的重要一環,全球的資源、人才和技術不斷在這里集聚,積累了強大的制造業勢能,對金融服務的規模和質量要求不斷提升;內部看,蘇州自古以來便是中國手工業和商業重鎮,農村地區經濟基礎好,民間金融發展歷史悠久,政府企業民眾各界對金融的意識較強、認識較深,市場發育較好;同時,蘇州毗鄰金融中心上海,在金融資源的獲取和運用上比其它內地城市更具優勢。

二是新時代賦予蘇州新的使命使然。十八大以來,國家對制造業的重視程度空前,素以制造業見長的蘇州更加堅定走“制造業立市、制造業強市”的發展路子。以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成為根本宗旨和使命的金融業,也必然要把主要精力和資源投入到深耕制造業上來。

三是金融業自身發展和利益需求使然。近年來,國內不少地方土地財政模式難以為繼,房地產企業爆雷,金融機構壞賬也隨之快速增加;而蘇州因為有了強大的制造業集群,極大減輕了對土地財政的過分依賴;同時蘇州本地制造業企業此前也較少涉足房地產,從而規避了本輪房地產行業性調整。面對這樣一個城市,蘇州的金融機構除了慶幸,唯有更加積極投身服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大潮中。

愿“卷”敢“卷”之下,蘇州銀行業竟然還“卷”出了資金使用效率和資產質量“雙高”。蘇州的金融生態有何未解之謎?生態之中的政府、企業和金融機構及相關各主體如何共生共榮?它們如何一起維護這個生態正向良性循環?《蘇州金融生態深調研》后續報告將對此揭秘。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