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蠻生長14年,地方金交所終于接連關門
金交所的誕生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目的是承接四大AMC機構的不良資產交易。
“通過拆分、包裝,城投債在金交所得以面向廣大的普通投資人?!?br />
金交所無疑滿足了互金平臺的兩個核心需求,來自地方政府的牌照背書,以及化解大額投資標的、將產品“大拆小”的訴求。
責任編輯:顧策
“野蠻生長”多年,地方金融資產交易所(簡稱“金交所”)如今終于要偃旗息鼓了。
2024年3月25日,湖南、遼寧、西安、重慶等多地金融監管部門紛紛發布公告,宣布取消各自轄區內金融資產交易中心的業務資質。相關公告均指出,取消資質后,這些省份將不再存在金融資產類交易場所,且未經國家金融監管部門批準設立的交易場所不得從事相關業務。
其實,自2021年12月以來,貴州、江蘇等多地已宣布清理整頓轄區內的金融資產交易場所,這場大清退已展開數年。
金交所飽受爭議已久。這類地方金融資產處置交易平臺,多由地方省政府和金融辦設立管轄,其十余年的發展歷程中,逐漸成為脫離監管體系外、“特立獨行”的市場。
盡管最早脫胎于“國有不良資產處置”,但金交所真正發展壯大,是在2016年深度參與城投地產以及互聯網金融產品的資產證券化交易之后。通過充當上述資產的流通平臺,金交所成為金融交易“隱形”助推者,由此引申出的灰色交易產品,將巨大的金融風險暴露在普通投資人面前。
自2010年第一家金交所(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誕生后,針對這類平臺的業務整頓就一直在持續?!皩医滩桓摹钡闹匾蛟谟诮鸾凰L期處于監管“半真空”狀態。
近年來,監管陸續叫停資管嵌套、互聯網金融產品拆分、地方城投隱性發債后,金交所的生存空間被一再壓縮。
2010年5月成立的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是最早一批金交所之一。視覺中國 圖
因地方城投而崛起
金交所的誕生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目的是承接四大AMC機構的不良資產交易(詳見南方周末2017年2月16日發表的《金交所:看不見的金融戰場》一文)。
2011年11月,國務院38號文首次提出要“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2012年2月,證監會第一次召開“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工作會議暨部際聯席會議”。這時,作為國內第一家金交所的“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成立才不到兩年。
第一次整頓目標明確,直指各地違規成立的證券交易和期貨交易。38號文同樣明確了交易所的成立門檻,“凡使用‘交易所’字樣的交易場所,除經國務院或國務院金融管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