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耗材“團購”兩年,落地成效如何?

人工關節集采執行兩年來,中選產品使用量超110萬套,占所有人工髖膝關節使用量的比例超90%,患者切實用上了降價后的人工關節。

骨科很多耗材都是植入人體體內、與子偕老的“伴侶”,病人更關注集采中選產品的質量以及供應。

骨科耗材行業未來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是突破“卡脖子”技術,另一條是研發高附加值產品,比如有“上帝之手”之稱的骨科手術機器人。

發自:武漢

責任編輯:曹海東


2020年4月8日,重慶,重醫附一院使用骨科機器人為患者完成髖關節置換手術。視覺中國|圖

兩年前,腿部出現無力、疼痛癥狀;半年前,雙腿小腿開始萎縮,平地走路都會一瘸一拐。張忠良從沒想過自己被確診為雙側股骨頭壞死,需要更換髖關節。

對手術費用和術后效果的擔憂,讓44歲從事建筑行業的張忠良一度希望保守治療,但關節之痛仍無法解決。最終,他下定決心去武漢市第四醫院動了手術,先是左側髖關節置換,后是右側。

張忠良慶幸遇到了人工關節集采。2021年9月,國家組織人工關節產品集采在天津開標,這是繼冠脈支架后第二個高值醫用耗材全國“團購”大單,平均降幅約為82%(詳見2021年9月30日南方周末《人工關節降價82%,擠掉了哪些水分?》)。2022年上半年,集采正式落地實施。

張忠良選擇的是陶瓷材質髖關節,這種材質的關節更耐磨損,可以盡量避免二次手術。集采前,用于初次置換的陶瓷對陶瓷進口假體要七萬多元,集采后為九千多元。

“幾年前做過同樣單側髖關節置換手術的熟人說,現在我的住院總費用比他少了近十萬元,兩次手術算下來能省近二十萬元?!睆堉伊几嬖V南方周末記者。

2024年5月下旬,人工關節兩年協議采購周期接近尾聲,接續采購產生中選結果,價格平均再降6%左右。截至目前,骨科關節類、創傷類、脊柱類、運動醫學類耗材,均已開展了大范圍省際聯盟集采或國家級集采,骨科高值耗材大品種基本實現集采全覆蓋。

業界都說骨科手術就像裝修現場,要用到的耗材有很多,就像衣服有S/M/L/XL碼一樣,這些耗材也有不同尺碼和相配套組件,標準不一,庫存管理更復雜。而且,手術經常還需要企業專門儲存、配送、做伴隨服務。這也是骨科集采復雜的原因所在。

昔日“高富帥”的骨科,“螺絲正越擰越緊”。擠掉骨科耗材水分的同時,集采后質量是否過關?穩供應是否面臨困難?骨科耗材產業升級的機會在何方?

兩年使用超110萬套集采關節

觀察關節外科的病房,像張忠良這樣的“年輕”病人不多。

“張忠良年齡正值青壯年,本不是關節置換的主要群體,他屬于酒精性股骨頭壞死,多發于30-50歲的男性?!蔽錆h市第四醫院關節外科主任程文俊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由于從事建筑行業,張忠良總是喝酒應酬,一喝就是十來年。

目前,膝關節發病主要還是60歲及以上的老人。隨著年齡增長,骨密度不斷降低,骨脆性增加,導致老年人極易發生骨折。

2024年8月,發表在《中國骨與關節雜志》上的一篇論文指出,髖、膝關節和其它部位骨關節炎的發病風險,隨著時間的推移逐年增加,很大程度與人口老齡化和肥胖的增加有關。其中,膝關節的發病人數上升趨勢最為明顯,從199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