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物理學家翻開《全唐詩》,看見了怎樣的風景?
“在唐朝,人類對于自然的很多認識,已經到了純觀察的階段后期,就是說至少唐代的中國人對于各種自然現象的觀察應該說是足夠豐富,同時也有足夠豐富的語言來表達了?!? “知識本身沒有所謂的文科理科的問題,我們看到太陽,你可以關注很多東西,可以拿它創作詩歌,也可以研究太陽物理,這里面的知識本身沒有明顯的界限?!?/div>作家石一楓:《借命而生》反思人與命,《一日頂流》關注愛與怕
“人世間的事兒,就殘酷在夢想是少數人能實現的,這也是文學更應該關心的地方?!?/div>“必須有剛強的性格才能承受歷史學”:周思成談尼采
“應該更深刻地去反思歷史和人,和人的生命本身到底有什么關系,而不是把它當成是一套需要背誦的知識?!? “他真正想表達的是,一個書寫歷史的人,或者一個對歷史上很多事情有自己清醒判斷的人,應該不斷去追求更高的德性,去克服自身的軟弱?!?/div>如何面對災難和沖突:《幽靈公主》的“兩面性”哲學
宮崎駿表示,本片旨在“對一般通行的自然觀提出異議”,具體說來便是,“不去區分自然環境與人,而是思考在包括了人、其他生物、地球環境、水、空氣的世界中,人能否超越人類社會不斷累積的仇恨?!?/div>熊景明再寫百年家族史:我最要避免的就是講大道理
“到了2000年左右的時候,涌現了一大批民間的回憶錄,這些回憶錄的內容非常精彩……” “好了,你去叫別人寫,那么你自己也要寫對不對?”書寫滇池百年家族:“留下長輩的故事,比留下骨灰更有意義”
“《長輩的故事》里呈現的,是占據社會資源的精英對云南的公共文化責任,而不是壟斷資源后對個體利益的擴張?!? “我哪里有資格提供答案,世界上很多事情也沒有答案?!毙芫懊鲗δ戏街苣┯浾哒f。十年了,名校生依然是“優秀的綿羊”?美國大學深陷文化戰爭
“如果大學能真正履行它們應盡的職責,我相信它們本可以贏得更多的政治支持,而對它們的攻擊和質疑恐怕也不會像現在這樣頻繁和猛烈?!? “這些學生在幸福感和痛苦之間極度搖擺,很多人其實是相當痛苦的?!?/div>美國學者契克:為了激情而工作,何以成為一種陷阱?
“對于那些因為缺乏資源和支持而無法成功的人,社會反而會責怪他們不夠努力、不夠有激情,而忽視了他們失敗真正的原因是結構性不平等,是資源的缺乏?!? “研究表明,我們與同事的關系以及我們是否受到雇主、經理的尊重,才是工作滿意度的首要驅動因素,而不是我們是否對工作充滿激情?!?/div>魏思孝:鄉土寫作,歸根到底是處理你有感觸的生活
“從外人的眼光來看,(他們)過了微不足道、毫不起眼的一生。但恰好我是一個寫作者,而且我生活在這個村莊里面,我快40歲了,從我六七歲記事起,相當于三十年左右的時間,我是看著這些人物,從他們的青壯年、中年一步一步變老,家里面有什么樣的變故,所以還是想通過文字把他們記錄下來?!?/div>邱華棟:文學是一種元敘事,文學不會死
“《西游記》有各種方式的改編,游戲也能改編,《黑神話:悟空》就是一個成功范例。(《西游記》)它也是一個文學母本,但在今天一個全媒體時代,能轉化成這么漂亮,結合了視覺、聽覺、想象的21世紀的游戲,這是文學母本的作用。這真的是給作家提出了很大的挑戰:你到底有沒有能力在這樣一個時代里面創造出這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