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出山:鄭汴黃河段的節氣表情(上)
懸河頭。華北軸。百川口。萬古流。 二十年前,人在盛年,當時蠻有信心把河南境內的黃河大橋走一遍的?,F在我不敢說了——黃河大橋數不清! 2024年,我和詩人磊超小友不謀而合——打黃河的主意。這條大河之于我們,既熟悉又陌生,像小區里經常見面、為了禮節時不時還要熱情打招呼的鄰居一樣。 故而選擇從鞏義的南河渡開始——從南河渡到開封的柳園口,大約一百二十公里。這一段有意思,人文故事精彩,舉足輕重。這一段是用河與治河關鍵之處,曰“保障滎河”——黃河安瀾取決于這里。這一段好風景,河帶山礪,連接著黃淮海大平原,人煙輻輳,五谷豐登。 河之精粹與精彩,大致在斯! -
從長毛象到恐狼,他們在復活什么?
美國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宣布,他們在復活已滅絕動物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但批評者認為,利用基因編輯技術修改少數基因,將現有物種“打扮”成早已滅絕的物種,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復活。 -
起搏器:比一粒米還小
研究人員近日研發出了世界上最小的心臟起搏器,每個起搏器的尺寸小于一粒米,且這種無線起搏器在達到使用目的后還會被體液徹底溶解,排出體外。 -
抗艾滋病基因起源的新認識
最新研究發現,著名的抗艾滋病基因CCR5Δ32起源于至少6700年前的西歐亞草原地區,遠早于此前認為的歐洲近期的選擇事件如黑死病等。 -
“崩潰”的崩潰:復活節島危機真相
復活節島的生態及人口崩潰是一個廣泛流傳的故事,但嚴肅的科學研究表明,這個故事是不真實的。在歐洲人到來之前,島民的方式生活具有相當的可持續性。 -
基因修飾豬肝能在人體內存活
科學家將一頭基因修飾豬的肝臟移植到了一名已經腦死亡的男子體內,豬肝在該男子體內維持了十天,每天能產生約30毫升膽汁。 -
去密州看東坡:一懷悲憫,滿腹珠璣
蘇軾曾在密州“把酒問青天”“酒酣胸膽尚開張”“夜來幽夢忽還鄉”“詩酒趁年華”,山東半島風土與所歷所感,觸發蘇軾創作出“密州四曲”,抵達一個詞作高峰。蘇軾與密州,彼此有幸,彼此成全。 -
出游還是宅家?曬圖分享你的五一假期丨有獎征集
-
汀江行:客家與畬族,你中有我
汀江流域宛如一個碩大的子宮:大山環繞,中間是適宜耕作的丘陵盆地,下游航道不暢,使之更顯得封閉、溫暖和安全;一北一南,石壁和鳳凰山,從外面源源不斷地注入漢畬兩個民族的基因……不知孕育了多久,反正這里的漢女早已像畬婦一樣天足,畬民都有了中原郡望,這片流域終于誕生了一個叫客家的新族群。 按此觀點,客家之獨特,并非因為“血統純正”,而是因為他們的族外通婚對象主要是苗瑤語族,受畬族文化的影響較深;而南方其他漢族民系的通婚對象多為壯侗語族(即侗臺語族),受百越民族的文化影響。 -
人類制造骨器提前到150萬年前
最新的考古發現將人類系統制造骨器的時間提前了超過一百萬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