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長毛象到恐狼,他們在復活什么?
美國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宣布,他們在復活已滅絕動物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但批評者認為,利用基因編輯技術修改少數基因,將現有物種“打扮”成早已滅絕的物種,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復活。 -
起搏器:比一粒米還小
研究人員近日研發出了世界上最小的心臟起搏器,每個起搏器的尺寸小于一粒米,且這種無線起搏器在達到使用目的后還會被體液徹底溶解,排出體外。 -
抗艾滋病基因起源的新認識
最新研究發現,著名的抗艾滋病基因CCR5Δ32起源于至少6700年前的西歐亞草原地區,遠早于此前認為的歐洲近期的選擇事件如黑死病等。 -
“崩潰”的崩潰:復活節島危機真相
復活節島的生態及人口崩潰是一個廣泛流傳的故事,但嚴肅的科學研究表明,這個故事是不真實的。在歐洲人到來之前,島民的方式生活具有相當的可持續性。 -
基因修飾豬肝能在人體內存活
科學家將一頭基因修飾豬的肝臟移植到了一名已經腦死亡的男子體內,豬肝在該男子體內維持了十天,每天能產生約30毫升膽汁。 -
人類制造骨器提前到150萬年前
最新的考古發現將人類系統制造骨器的時間提前了超過一百萬年的時間。 -
耐藥細菌的克星
研究人員發現一種肽類分子具有獨特的抗菌機制,對多種細菌表現出廣譜性和低毒性,且細菌對其產生耐藥性的可能性也非常低。 -
跑馬者的心臟驟停風險
對于男性跑馬者,心臟驟停的發生率是女性的6倍,其中冠狀動脈疾病是誘發心臟驟停的主因。 -
語言起源于13.5萬年前
人類最早的語言能力至少可追溯到13.5萬年前,這種能力的廣泛使用大約在10萬年前開始。 -
城里的老鼠越來越多
隨著全球變暖等環境變化的發生,在一些城市里,老鼠的數量越來越多,正成為一個未知的生態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