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乎呼吸和萬物,近16萬字的法典等你意見
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類比來看,生態環境法典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行為指南”,干凈的水、清潔的空氣、健康的食品,是基本生活需求滿足后的更高要求。 法典試圖跳出部門思維,站在更高的視角,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協調沖突。但從目前草案來看,尚不盡如人意。許多法條沒有明確具體部門,而是以“國家”指代,“實際執行中還要探索甚至博弈”。 王社坤認為現在還不到談遺憾的時候,“要認識到,盡管草案有很多問題,但畢竟還在審議程序之中,還有機會修改完善,我們應當盡最大努力少留遺憾?!?/div>專訪廣東生態環境廳:“十五五”,廣東環保怎么干?
近期省生態環境廳將聯合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及相關機構開展深入調研,謀劃推進一批零碳園區試點。 在確保人居風險可控和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的前提下,為市場主體松綁減負,推動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與修復提質增效,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 以粵港澳大灣區美麗中國先行區為引領,分級分類打造一系列美麗廣東建設示范樣板。專題值此青綠,“兩山”理念20年
我國城市規劃“全面體檢”套餐出臺
3309位山西年輕人心聲:支持雙碳轉型,也焦慮未來
相較于其他年齡段,青年群體對“雙碳”目標表現出更強烈的支持。在雙碳認知上,青年群體比其他群體稍好一些,但是絕對水平并不高。 “讓我自己找新能源行業的工作,我沒有太大信心。新能源行業需要新技能,比如光伏、風電、智能電網等,而我在學校學的是市場營銷,感覺和這些不太相關?!?/div>不只農藥,化學品三公約大會熱議舊衣廢電池
這次大會最受關注的決定之一,是將農藥毒死蜱列入了全球淘汰清單。 歐盟代表團提到,很多發達國家出口到非洲、東南亞的“二手衣物”,不少是穿不了的垃圾,對當地環境造成了不小的負擔。與其說是援助,不如說是“變相傾倒”。為何沙塵天氣近期頻頻“返場”?
今年第20“虎”,是國家林草局組建以來落馬首“虎”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條例》
為了健康,飲用水源地將有首部國標
聚焦人體健康,《標準》新增了多種農藥,以及塑化劑、全氟化合物(PFASs)等公眾耳熟能詳或頻上熱搜的新污染物。 李聰擔心,如果把這些污染物歸入到特定、調查項目中,檢測頻率低甚至不測,削弱了《標準》的約束力。 “如果水源地的水質超標,自來水廠是否有權拒絕不達標的原水?進自來水廠前,不達標的原水是否允許第三方預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