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特朗普的“神助攻”下,加拿大自由黨打了一場翻身仗
在特朗普帶來的全球沖擊下,西方世界整體向右轉的趨勢中出現了一股神奇的逆流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
加拿大初春行:他們真要打過來了嗎?!
這場持續兩年多的1812年戰爭最終回到了原點——恢復了戰前的美加邊界。它乃是美國發動的一場不義之戰,后來卻被訛傳為“第二次獨立戰爭”,容易被人誤解為是美國對英國壓迫的反抗。 而從加拿大的角度來說,這場戰爭主要依靠本土民兵與原住民精誠合作,頂住了美軍的強勢入侵,從而加強了加拿大的國家認同和內部凝聚力。經過此戰,美國再不敢打加拿大的主意了。 -
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所長丹·史密斯:“歐洲內部的分裂在加劇”
特朗普可能像兒童聚會上的魔術師,左手在揮手分散注意力,實際打的是另一手牌。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個州的想法確實荒謬,這可能是他的干擾項。 在格陵蘭島上,特朗普似乎比上次認真。 歐洲的安全框架也建立在烏克蘭戰爭的結局之上。歐洲需要找到一種與俄羅斯共存的方式。歐洲領導人想加入談判桌,因為俄烏沖突的結局與歐洲自身利益密切相關。 中國需要與世界交流、溝通。中國肯定可以克服世界的誤讀,中歐交往也應該提高透明度。 -
特魯多正式辭職 不再擔任加拿大總理
-
中方對加拿大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詳情公布
-
一架客機在加拿大多倫多降落時發生事故8人受傷
-
暗殺錫克教領袖?印度外交官卷入跨國謀殺案
加拿大外交部長梅拉妮·喬利表示,驅逐印度外交官的決定“經過了慎重考慮”。加警方已經收集了“充分、明確和具體的證據”。 在印度,尼賈爾是冷酷、殘忍的恐怖分子,被政府懸賞通緝,賞金高達百萬盧比。而在加拿大,尼賈爾是一名勤快、熱心腸的印度移民,關心社區和居民福利。 當前,加拿大新民黨的主要領袖賈格米特·辛格正是印度裔的錫克教徒,其父母就是從印度到加拿大的移民。所以,特魯多對卡利斯坦運動的默許乃至支持態度,也有支持政治盟友的考量。 -
身處底層的老撾移民,也有輕盈的幻想和響亮的笑聲
老撾移民在外界眼中是和善的,即使心里想的是“去他×的”,說出口的還是“遵命,先生”。在老撾人的聚會中,人們抱怨著、傷感著,但沒有人哭,“故事越傷感,笑聲越響亮?!彼旕T薩說這是老撾人普遍的態度,當生活充滿困難和傷痛時,更加要笑著面對,“你總能發現讓人發笑的東西”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
商務部:對原產于加拿大的進口油菜籽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
加拿大西部野火形勢加重 當地工人及居民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