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蕭敬騰:我的缺陷,成了我的動力
我只是正視了自己,更清楚地知道,我要把時間用在對的地方。我不擅長讀和寫,那就唱出來、畫出來、演出來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
叛逆少年交到“壞朋友”,后來……丨養兒育女
二十多年過去,有時候和父親聊天,父親還會提起這位“壞朋友”,說上一句“你交了那么多朋友,我最反感的就是這個”,然后補充上這位朋友不種地、不打工、離了婚的現狀。 -
光榮與夢想 ——中國街舞三十年側寫 | 封面人物
關于中國街舞,這里有一個跨度為三十年的故事。1990年代,愛跳舞的叛逆少年踏上了他人未曾涉足的路;千禧年,未成形的開始成形,源自街頭的文化接上了全民體育的正軌,暗涌在故事表象之下,某種年輕人的潮流悄然蓄勢;如今,從街頭到綜藝舞臺,新的游戲規則登場。 這故事還有另一種講法。故事的A面,是世界冠軍,是光榮與夢想;故事的B面,是艱難時日,是把牙打碎了往肚里咽。夢想是一個裹挾所有人的現代神話,在綜藝這個“楚門的世界”里,舞者交付、加工并任其包裝自己的夢想與愛;然而,這個如下著雪的玻璃水晶球一般的造夢機,也絕不是現實的全部。 舞者的世界真的單純嗎?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但溯其本質,賦予其純粹性的終歸是“跳舞”這件事本身。2005年,在BBS尚流行的年代,最活躍的街舞論壇之一“51555”(我要舞舞舞)里有人發帖問:各位街舞愛好者的夢想是什么? 十幾年前的回復,直到今天、甚至未來,或許都不會過時: “沒有夢想,能跳街舞就行?!? “不停地跳,跳,跳……” -
急于飛向靶心的箭,只能走走腎上腺
在《饑餓游戲》、《分歧者》與《移動迷宮》之后,“反烏托邦”的概念作為一種故事模式大概已被不少新世紀青少年觀眾所接受。追溯“反烏托邦”題材在電影與文學史上的流變,編劇工業化和技術發展令此種敘事模式有了新的體貌,它洋溢著叛逆、好奇、不安的青春荷爾蒙,也跳動著無法抹去的娛樂秀氣息。 -
特功明星
李多多懷揣夢想的叛逆少年,一心想成為功夫明星。曾是功夫明星的父親李文龍,在一次“意外”中不僅失去明星的光環,還失去了妻子和左腿。因此,他堅決反對李多多走上演藝道路。然而父親的反對,現實的殘酷都沒有擊垮李多多,一再堅持下,他終于成名了,卻迷失了自我,傷害最愛他的父親,還陰差陽錯的被卷入電影界的黑洞。最終,一切真相揭開,父子倆是否會重修舊好?李多多的明星夢是否只是泡沫?而他是否推翻獨裁者? -
分歧者:異類覺醒
該片根據維羅尼卡.羅斯(Veronica Roth)同名小說改編,本片女主人公名為貝阿特麗絲(Biatrice,自稱Tris),她生活在反烏托邦背景下的芝加哥,屆時人類再次歷經戰亂,為了重整秩序,被劃分為誠實直言、智慧博學、和平友愛、勇敢無畏和無私克己等五個派別。每個年滿16歲的少年都要接受測試,并在儀式上選擇一個派別加入,而后終生各司其職。滿16歲那天,特麗絲長久以來的疑惑被解開:她不屬于任何一派。兼具智慧、無私和無畏三種特質的她是個難以歸類的“分歧者”。不被定義意味著叛逆,她將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