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特朗普的“神助攻”下,加拿大自由黨打了一場翻身仗
在特朗普帶來的全球沖擊下,西方世界整體向右轉的趨勢中出現了一股神奇的逆流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
減肥神藥丨刊中人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
“法國最危險的女人”說, 她不會讓自己被淘汰
無論未來是否還有機會成為法國總統,瑪麗娜·勒龐都稱得上是一位改寫了歷史的政治家。在她的手里,一個以前根本沒資格坐上主流政治牌桌的法國極右翼政黨,被改造成了一個足以顛覆法國乃至歐洲政治的成熟政治勢力。她的危險不僅在于自身的能量和價值觀,更在于她為所有極右翼勢力描繪出了一條登堂入室的路徑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
愛麗絲·魏德爾:一個非典型極右翼領袖的崛起
在支持者心中,愛麗絲·魏德爾是德國的救世主;對她心懷警惕的人眼中,她是一個煽動社會分裂的危險分子,一個冷酷的機會主義者。 對未來德國總理默茨及其政府而言,他們所面臨的挑戰是:在決定德國歷史轉向的關口,如何帶領德國走出不確定的未來,證明魏德爾鼓吹的“另類選擇”方案是錯誤的? -
裂痕與冰冷:疏離感裹挾慕安會
很多年來,美國代表團來慕安會的目的是“拉攏盟友”,“可這屆特朗普政府不一樣”。 “狗哨政治!”丹·史密斯在一場公開演講中如此形容整場演講,“萬斯的演講就在試圖吸引更多歐洲的極右翼和民粹主義者。為極右翼站臺,讓大家懷疑萬斯有干預德國大選之嫌?!? “美歐共同價值基礎已不再牢固?!?月16日的閉幕式上,慕安會主席克里斯托夫·霍伊斯根談到萬斯的演講,現場灑淚。 “中國是在現行秩序中發展起來的,是這一秩序的受益者,我們要做的,就是按照大多數國家的愿望,推動這一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div>法國文學的闖入者?這位90后作家揭示“中產社會”謊言
“我在20歲左右的時候意識到了自傳的政治性是多么強大——自傳令人不安,當你舒舒服服地坐在客廳沙發里閱讀自傳故事的時候,你知道書中的故事真實發生過?!? “當媒體和政壇中的資產階級人士聲稱工人階級不復存在時,普通人的痛苦與憤怒日積月累,因為他們的遭遇不再被看見。如今全球各地極右翼的興起就是這種情況的反噬——普通人被隱身太久了,他們以種族主義的語言獲得存在感,而極右翼從普通人的困境中收獲政治利益?!?/div>張源琛 | 面對“自以為是的西德佬”,憤怒的“東德”教授決定不再忍
2021年的大選情況類似,極右翼選擇黨在東德的選票率仍高達18.9%,西德為8.2%。這樣的選舉結果,加深了西德人對“東德人就是納粹”“東德人就是不喜歡民主”的刻板印象。假信息引出真問題:英國遭遇13年來最大規模暴力騷亂
南港暴亂后的幾天時間內,由極右翼團體領導的抗議活動迅速蔓延至英國多地,部分地區更是演變成暴力沖突。騷亂浪潮中,暴徒們將矛頭對準宗教場所、少數族裔擁有的企業以及收容尋求庇護者的酒店,就連位于倫敦市中心的英國首相官邸附近也被人投擲燃燒瓶。 英國警方試圖將刺傷案件與非法移民問題區隔開來的嘗試收效甚微。這起普通的刑事案件被迅速政治化,并演變成一場席卷英國多地的暴力騷亂。 隨著新賽季英格蘭足球聯賽(English Football League)正式開幕,英國警方擔心,暴力事件可能會再次發生。為了防止騷亂重演,6000名警員將在英國各地負責執勤。巴以沖突半周年,以色列在被世界拋棄?
每一次的沖突爆發,哈姆都會產生“逃離加沙”的念頭,卻從未實現過。聯合國預測,如果以色列再次進攻拉法,將會有超過80萬人流離失所。 “這次撤軍只是以軍一次戰術的轉變,是以軍向其國內展示戰爭實力的體現?!焙褂饶崴故羌由衬喜孔畲蟮某鞘?,在汗尤尼斯,以軍已打垮成建制的哈馬斯軍隊,將轉入定點清除模式。 7名人道主義志愿者死亡備受關注,而逝去的幾萬巴勒斯坦人卻沒人關心,“這可以反映以色列右翼傾向擴大的氛圍,他們不關心‘如何解決巴以問題’”。“優先”烏克蘭,歐洲農民怒了
此次歐洲農民抗議活動不只與歐洲農業政策相關,更多是俄烏沖突地緣政治背景下,歐洲通貨通脹、經濟衰退和能源危機等多重經濟危機促成。沖突爆發以來,歐盟實施的相關制裁和支援政策讓民眾感到悲觀,歐洲經濟受到一定“反噬”。 隨著越來越多的右翼勢力進入歐盟,歐洲是繼續維持現有政治立場,抑或是加劇往右轉呢?也就是說,歐洲傳統的、主流的政治理念可能面臨較大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