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扎特、月球、機甲戰,暑期檔科幻片綜合測(吐)評(槽)
《明日戰記》很多應該更細致呈現的機甲和怪獸、應該有更詳細展開的來龍去脈,都只能簡略地一帶而過。 《獨行月球》為了搞笑,不惜犧牲了一些劇情上的合理性和連貫性。 《外太空的莫扎特》所有關于努力、拼搏的劇情難以引起觀眾共鳴。 -
《外太空的莫扎特》口碑不佳:合家歡電影可以低幼,但不應空洞
《外太空的莫扎特》缺乏一個嚴肅的內核,它浮于故事表面,用一些俗常的手段來制造笑料,用笑料帶來膚淺的感動,但無法實質性地抵達觀眾內心。 -
徐冰:卡門線外,還在藝術的有效射程內嗎?
這20年以來的全球化的演進,手機、互聯網的迭代,表情包發展得特別快。我現在再用標識符號寫那個“地書”,就可以寫得比20年前更生動、更深入和更復雜,因為你占據了更多的材料了,這些材料自己在生長?!厄唑阎邸芬彩?,它使用的素材是網絡上的監控圖像,一開始素材遠遠不夠,但后來就爆炸式地增長?;鸺惨粯?,5年前你想都不敢想,但是我介入太空藝術這兩年,你可以看到,關于航天科技有多少進步,不斷有新聞和素材在出來,幾乎每一天都有關于外太空的報道。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
日美正式建立太空軍,太空軍事競賽加劇
南方周末梳理媒體公開報道發現,美日安保防務合作從以陸??諡榇淼膫鹘y作戰領域,向以太空、網絡和電磁空間為代表的新型作戰領域延伸,呈現明顯“加速度”趨勢,兩國防務關系定位,也從“美戰日援”向“并肩戰斗”轉變。 探索外太空是一場具有高度戰略意義的競爭,“誰將能夠獲得太空的巨大資源,確保貿易路線的安全,并制定太空貿易的規則”,將是未來的競爭熱點。 (本文首發于2020年5月28日《南方周末》) -
前所未有的考古項目是怎樣煉成的?“南海I號”考古現場蹲點報告
南海來的風溫潤潮濕,坐落在陽江海陵島十里銀灘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外觀如一座外太空飛船,引人遐想。 -
這本藍皮書里有一個外太空大計劃
盤點2018年航天活動,并介紹2019年宇航任務整體情況。2019年中國航天將繼續開啟超級模式,發射次數繼2018年之后將再次突破30次,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再度出征執行復飛任務,嫦娥五號將實現我國首次月球采樣返回……走進這本中國航天的年度回顧,我們看到的是征服星辰大海的雄心。 -
與神秘太空建立精確關系
-
對當前中國外交的政策建議
新時期特別提出要向戰略性的高邊疆大力拓展,高邊疆相對低邊疆而言,低邊疆就指的是物理邊疆,主權邊疆,我們的邊界。高邊疆不是主權邊疆,而是指一個大國能夠向更大的空間伸展的區域,比如說海洋、極地、外太空?!跻葜?/div>【博物】海底觀察員——到地球最深的地方去 (從76247復制)
人類一直仰望星空,外太空的探險已經成為一個國家的常規研究項目。然而,我們并未好好深入了解我們自己星球的那抹深藍—海洋最深處。科學家80后:天宮一號團隊
一群平均年齡只有30歲的中國航天科學家,在2011年冬天的陰冷中,帶給國人外太空的溫暖信息。他們以及他們的事業,是百年前梁啟超“少年中國”祝愿的遙遠注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