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A級景區為什么會“捧著金飯碗要飯”?|說政經事
互聯網平臺成了旅游產業鏈“贏家通吃”的一方。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景區自身的盲目擴張,拖累了經營。 -
五一不旅游的同事,悄悄把近視手術做了
駕照、整牙和近視手術,年輕人的“假期三件套”? -
游船傾覆背后的“懸崖苗寨”,和烏江上的女船長們
烏江漁民要轉型,貸款買船是“一本萬利”的生意。所有旅游項目中,最吸引游客的便是百里畫廊游船。 參加船員培訓的可能是父子、兄妹、夫妻,以家庭為單位共同運營一艘船?!叭绻麤]有這樣的船,一家人可能吃不飽穿不暖?!? 女船長的身影并不少見。黔西游船傾覆事故中,許忠敏把空船開出去,讓載有乘客的船靠岸。彭明艷在風雨飄搖中處置得當,整艘游船轉危為安。 -
對這趟魔幻海釣,報道結束還有疑問|記者手記
懷揣著諸多疑問,我試圖第三次采訪老李。很遺憾,他沒再接起我的電話;馬來西亞旅游部門也沒有回復我的采訪郵件。這一場屬于作者的魔幻求證之旅,不得不暫時畫上句號。 -
榮昌小城流量“嫁接術”:一只鹵鵝撬動290150只
榮昌城區不大,五一期間,日均涌入近50萬人,接待力是最大挑戰。 幾乎每一個問路游客,都會問政府食堂在哪里。它的開放,緩解了其他餐飲店鋪的壓力。 “鹵鵝哥把這座城帶火了,咱們就拋棄他?也不行。這不是政府與網紅的綁定,而是撐腰?!? 對于流量,區文旅委副主任沒有太多浪漫期待。在她看來,做旅游像做生意,沒有回頭客就不算真成功。 -
連接城鄉的重慶“背簍航線”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
既要守山川,又要發展,98%是山地的邊境縣如何破局?
生態保護機制、生態補償模式和發展林下經濟,其他地方是可以復制的,難以復制的地方主要是獨特的地理環境優勢和特殊的民族文化。 “刀耕火種”是獨龍族曾經的代名詞,“一座山、一把火、一片地”,這樣的生產生活方式對自然生態造成了嚴重的破壞。破解獨龍江鄉生態保護與群眾脫貧致富矛盾的基本思路,是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脫貧。 實踐“兩山”理念的挑戰和困難主要體現在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平衡難題。我們感到生態環境監管壓力大了,盡管貢山縣致力于生態產業發展,但是在生態旅游開發中,游客數量的增長可能超出環境承載能力。 -
01:57
阻擾臺灣民眾赴陸旅游,臺當局在怕什么?|政在發聲
-
03:52
港珠澳大橋下的哨所
“現在變化太大啦,過去的巡邏路,現在變成旅游路;過去用眼珠,現在都用大望遠鏡,科學監控,坐在值班室,都能看到整個哨所?!? “科學化、現代化,站在世界高度,建設我們的軍隊?!?/div>出游還是宅家?曬圖分享你的五一假期丨有獎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