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摸一摸河對岸(41)
三者相較,我以為還是去衙門化較為貼切。大凡校務、院務、所務之類,就是一個單位的行政,不要這些當然不可能。官僚化則指向校長、院長、所長之類個人較為合適,批評機構還是應稱衙門化。革除衙門化,也決不能只限于高校,而應擴大到所有的教科文機構。 -
【閱讀】示讀者以大信(49)
經歷了所謂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之后,人們對中華民族這場史無前例的大劫難不可避免地有不同的解釋和看法。 -
憶熊德基先生
熊德基先生的特點,確是與范文瀾先生一樣,長期身處官場,卻仍是保持一種學者氣質和風度,而不是官迷。 -
王曾瑜的書單
-
教科文機構改革策:取消等級授職,革除衙門化積弊
從根本上遏制教科文機構領導的官僚化、學閥化、奴才化、市儈化、騙子化等傾向,說來簡單,無非兩條:一是各單位用直接選舉制取代等級授職制,二是大力精簡不通業務的行政人員和機構,裁削其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