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生育率倒逼企業轉型:“家庭友好”成ESG競爭新高地
世界人口正在經歷從高增長向低增長的歷史性過渡,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齡化正在改變全球勞動力市場的格局。勞動力短缺將導致企業招聘成本增加,生產效率下降,而家庭友好型工作場所能夠通過吸引和留住人才,緩解這一挑戰。 -
韓國迎來“雙胞胎潮”:科技能否縫合社會“裂痕”?
韓國《朝鮮日報》2025年2月28日報道稱,韓國雙胞胎的數量變多了,2023年的23萬名新生兒中,多胎兒有1.26萬人,占比5.5%,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近兩倍。韓國雙胞胎數量變多,與政府不斷推出生育扶持政策有關。 在過去十多年間,韓國政府采取了多種激勵政策以推動家庭生育,覆蓋經濟、住房、職場等多個層面,累計投入超360萬億韓元。從2024年起,1歲以下嬰兒家庭每月可獲100萬韓元,約5000元人民幣。 面對多年跌入谷底的生育率,韓國開始“另辟蹊徑”,推行輔助生殖技術,包括降低試管嬰兒(IVF)等技術的使用門檻,并將相關費用納入醫保范圍。 -
發放育兒補貼,用真金白銀提振生育丨快評
實際上,社會化養老,也是“所有人的子女養所有人的父母”,退休老人所需要的所有商品和服務,都是由正在工作的年輕人提供的。如果沒有了年輕人,沒有了工作者,退休老人賬號里再多的錢,也不過是一個符號,無法買到需要的養老服務。 -
真金白銀促生育丨報告解讀
“育兒補貼雖然是一種積極的政策信號,但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生育率下降的趨勢?!睏畛射撝赋?,生育決策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包括育兒成本、女性職業發展、家庭照顧負擔等,“補貼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經濟壓力,但無法解決所有問題?!?/div>“幼兒園免費”系誤讀,但方向值得認真考慮丨快評
幼兒園幼童的家長都是年輕人,往往剛剛步入職場,剛剛結婚買房,收入不高,沒有積蓄,很多人還要背負沉重的房貸,再加上幼兒園學費,年輕人不堪重負,于是推遲生育、少生育就成了必然的選擇。不夸張地說,幼兒園高收費是壓垮生育率的重要負擔之一。放開參加社保戶籍限制:“松綁”加“放寬”,釋放城市活力丨快評
城市是由人組成的,也只有源源不斷的人口方能維系城市的繁榮。當下國內不少大城市都面臨生育率不足的情況,如果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前來落戶、就業,那么城市的經濟活力勢必萎縮。因此,放寬社保、戶籍與公共服務的強綁定是有必要的。結婚人數大降,源于婚育觀念巨變丨快評
結婚人數大幅度下降,適婚人口減少只是一部分原因,婚育觀念轉變也是重要原因。維護積極的婚育行為,逐漸破除男女對立,重建權責對等、共同付出的婚育家庭觀念,才有望提升結婚率和生育率。放寬女性凍卵限制有助于提高生育率,值得認真考慮丨快評
放寬人類生殖輔助技術的應用范圍,允許單身女性凍卵,允許單身女性通過輔助生殖技術生育子女,建立卵子庫為更多不孕不育夫妻服務,符合倫理,符合當下不少人的強烈需求,也有助于提高日益低迷的生育率。 原衛生部在21世紀初制定的文件,有些規定是出于計劃生育的目的。在生育形勢、生育政策已經徹底轉變的當下,這些禁止性規定,應該重新考慮了。從“媽媽崗”到“生育友好崗”:如何才能提振生育率丨快評
上海的“生育友好崗”,這一措施的意義是:有助于在職場營造一種對母嬰、母童友好的氛圍,在目前公共場所與輿論上普遍存在的仇童厭童、敵視生育、反婚姻家庭的社會氛圍之下,至少具有邊際改進的意義;對具體的家庭而言,是對已經消失或極大削弱的生育支持系統的一種代償機制,雙職工家庭一方利用靈活的工作時間以取得收入貼補家用,同時又可以照看幼兒。日本“做四休三”工作制,能提升生育率嗎?
在一些發展中國家或者新興經濟體中,由于經濟發展對勞動力的高度依賴,推行“做四休三”或導致生產效率下降、企業成本增加以及勞動者收入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