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旭東 | 梁任公嚇死王靜安?《梁啟超家書》為胡適之說提供佐證
通常所說的“葉德輝嚇死王國維”,我們看梁啟超的家書,知道這種說法大概源于梁。胡適晚年談話又認為“梁啟超嚇死王國維”?!罢l嚇死誰”這種說法,確實簡單粗暴了一點,王靜安先生是被自己極度悲觀的心理所殺,其他的都是外部刺激,只是導火索。而任公對他的碎碎念,不說更直接、更強烈,最起碼也是和葉德輝之死等同并列的外在刺激。這一點,梁任公大概是不自知的。 -
哪怕在偶像的市場,也有“消費降級”丨記者手記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
王培軍 | 海明威《永別了武器》中的一處談話
這也就是我們所知的“空谷足音”一語的來歷。我猜想有很多用過這個成語的人,并沒讀過《莊子》,只是隨人而用,于其中所涉的人類的深刻心理,并不了然,所以每至于誤用了。我不知道后來還有誰的文字,比這個寫得更好,《莊子》的文字固是散文,但其精神則純乎是詩的,比唐詩更富詩意。 -
地下偶像:年輕人的解憂雜貨店
簡單地說,地下偶像就是這么一回事:讓以前光鮮亮麗、遙不可及的明星偶像變得觸手可及。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新一代的年輕人需要能量,需要連接,需要可以安全投射而不被對方審視評判的愛,需要真實的快樂。追地下偶像便是他們的一種情感需求解決方案。 地下偶像這個行業怎么產生,又能持續多久,這些并不重要。圍觀的外人只需要明白,它回應的是一些不會隨著時代而變化的需求:總有一些孤獨的人,在這世上尋找共鳴和快樂,而地下偶像,就是一種能給他們提供幸福的存在。這種幸??赡芎芏虝?,但再短暫的幸福也是幸福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
釣魚佬異國拘留魔幻一月:活在老鼠、鐵架床和金錢規則里
拘留中心開設了多家小賣部,“店主”均為在押人員。他們以國籍區分,中國小店可使用微信、支付寶付費,但其他小店只收現金。 老大給高霆介紹了一干關鍵人物:×總可以幫你搞外賣,買手機;×公子管著一百多人的飯;老×拌涼面;小×等幾個人做早餐。 不論是點外賣,還是從外面進貨,都得交一筆“進門費”給看守。有看守給幾千比索,就能把被沒收的手機贖回。 里頭的一切漸漸熟悉,高霆卻突然生出一種恐懼感:“我后期一直在給自己做心理建設,就是你不能習慣這里?!?/div>流亡、返鄉與“被爭搶”:俄烏難民的“骨肉地圖”
截至2025年1月,仍有超過1000多萬名烏克蘭人流離失所,約為戰前烏克蘭人口的四分之一。其中,370萬在烏克蘭境內流離失所,超過660萬在國外。烏克蘭政府戒嚴令限制18至65歲的健全男子離境,境外難民多是婦女、青少年和老年人。 “考慮到沖突烈度、經濟條件和族群關系差異,洞察戰爭難民的構成和趨勢,遠比簡單計算難民數字重要?!? 不可否認的現實是,時間拖得越久,仍在流亡的人,能回去的可能性就越低,從基礎設施崩潰到原地人口結構改變,乃至因戰爭殺戮、淪陷區居民“投敵嫌疑”等產生的畏懼心理,都成了難民回歸的巨大障礙。 冷戰后,全世界出現過數以百萬計的戰爭難民,他們的經歷給俄烏難民留出了極為殘酷的答案——戰后十年內,能返鄉的人不超過30%。有四個變量決定著結果:炸毀的醫院、癱瘓的政府、凋零的經濟、分裂的社會。虛構考研成績“維權”:涉事考生的生存狀態更令人憂慮
虛構的考研成績在任何意義上都不能成為欺騙父母的“情緒價值”,涉事考生的心理與生活狀態更令人憂慮。社會大眾有必要摒棄對“研究生”的過高推崇,家長與考生都應更加理性地看待考研,不能將其作為逃避人生的借口。負債人生,如何上岸?
我國經濟正處于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宏觀環境導致部分行業盈利下滑、居民收入增長乏力,影響了債務人的還款能力和還款意愿。在此背景下,個人信貸風險的防控與化解尤為重要。然而“行業尚未建立起統一、規范、標準、有效的個人風險化解機制”,這也成為部分負債人在逃避心理的驅使下深陷化債騙局的背景之一。 “貸款只能解決一時,消費提高的前提還是收入水平的改善”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找AI當戀愛導師,“你好像比我更懂我自己”
它不說對錯,也不會暗示“加錢升級服務”,只會永遠在線,隨時切開人類的情感模糊地帶。 AI能看出每一種行為背后的心理因素,能給出具體的策略,卻不能幫助人想通。這么多人與睡眠障礙作艱辛的搏斗
“睡眠就像錢,你只有在快沒有的時候才會想起它。于是你無時無刻不在想它。而你擁有得越少,你想得便越多?!? 對長期身陷失眠之苦的人來說,獲得高質量的睡眠需要科學的生活調整、心理干預及必要的醫療手段,無法一蹴而就。而一些關于睡眠的書籍,或許能讓你獲得一些心靈慰藉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