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物理學家翻開《全唐詩》,看見了怎樣的風景?
“在唐朝,人類對于自然的很多認識,已經到了純觀察的階段后期,就是說至少唐代的中國人對于各種自然現象的觀察應該說是足夠豐富,同時也有足夠豐富的語言來表達了?!? “知識本身沒有所謂的文科理科的問題,我們看到太陽,你可以關注很多東西,可以拿它創作詩歌,也可以研究太陽物理,這里面的知識本身沒有明顯的界限?!?/div>開源人形機器人+1
我們期待人形機器人能以開放生態催生顛覆性應用,真正成為走向通用人工智能的物理載體。希爾伯特第六問題或取得突破
鄧煜等人在流體力學的公理化方面取得進展,他們給出了這一極限過程的完整證明,同時也對經典的物理學問題給予了清晰的解釋。年輕人追捧的痛柜,又“痛”又貴
如果說,老一輩的愛馬仕包柜、茅臺酒窖和名表收納柜是資產和財力的體現,是上等階層的通行證,那么吧唧谷子、盲盒潮玩則是三次元與二次元之間的物理接口。北京中考取消“小四門”:減負背后的選拔邏輯
此前,文科綜合優勢好的學生在中考也能脫穎而出,但現在就不太可能了——現在更傾向于選拔理科特別好的學生?!澳切祵W和物理差的學生也只能硬著頭皮學,因為別無選擇?!? 很多學生在初二下學期將地理和生物考到高分,就無需再備考小四門里的歷史和化學。而不考,就意味著不學。陳志文強調,這對科技人才培養帶來很大隱患,只是現在還沒顯現出后果。方柏林 | 健康也是文科的事
健康不只是你吃了什么,補了什么,你怎么去鍛煉或是糟蹋自己的身體。促進健康的很多因素是人文的、心理的、社會的,而未必是生物的、化學的、物理的——這或許是文科理科其實應該跨學科合作的一個原因。換言之,健康有文科的層面。王則柯 | 說說老中大原址的“三分立”時期
老中山大學的校園在院系調整后遭到分割,華工與華農的圍墻不僅切斷了校園的物理空間,更割裂了歷史的連貫性。原數學天文物理大樓的南門因面對絕頭路被迫廢棄,鐵鎖銹跡斑斑。而曾短暫存在的華南化工學院,如今已湮滅在記憶的塵埃中,唯有零星校友名冊中的署名,提醒人們這段“三分”的往事。解碼新能源黑科技!《張朝陽的物理課》走進陽光電源
一座新城的“高密度生長法則”
無錫高新區實現“高密度”發展不僅是物理空間的集約利用,更是一種要素聚合、生態融合的深層發展邏輯。懸疑推理作家訪談錄丨孫沁文:密室里的詭計
“在所有謎題中,密室是在現實背景下將不可思議的程度發揮到極致的一種推理小說類型?!? “一片沒有足跡的雪地,一座游泳池,一個高空中的熱氣球,甚至一個小小的信封……任何一個在物理上呈現出密閉狀態的空間都可以稱之為密室,在這樣一個空間里的殺人案件,都可以稱之為‘密室殺人’?!?/div>